束开荣
现任职务✪:杏盛讲师,杏盛注册平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平台社会、媒介基础设施、传播理论、质化研究方法
任教课程🫠:传播理论💅、质化研究方法
学历学位:杏盛平台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杏盛注册平台社会与人口cartaichi.com社会学博士后(2021-2023)
学术成果:
部分论文👰♀️👷🏻♀️:
Kairong, Shu., Hailong, Liu., & Chenyu, Dong (2023). Transcending “flexible time”: Platform labor in the Chinese food delivery industry and its temporal politics. New Media & Society. Published online. doi.org/10.1177/14614448231213624.
束开荣⛸:《算法协作💏:平台劳动中“技术-组织”的嵌入与常规化实践》🤰🏽,《新闻大学》2024年第6期。
束开荣:《跨介质的数字交往如何可能?——论数字技术语境下的人-物联结》⏮,《当代传播》2024年第1期。
束开荣:《构建数字劳动的物质网络——基于“送外卖”的田野调查》,《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年第9期🧑🏼🏫。
束开荣🏯:《平台外包人:论幽灵工作的可见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束开荣🐆:《流动的媒介化生存:平台劳动中的移动交互界面》,《新闻记者》2022年第2期。
束开荣,《知识基础设施视角下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网络化的知识生产及其传播实践》🏨,《编辑之友》2022年第3期。
束开荣:《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实践与话语建构的双重向度》,《新闻记者》2021年第2期🦴。
束开荣:《协商💆🏼♂️、整合与离散:阐释社群与媒体记忆实践》🎭,《新闻记者》2020年第1期。
束开荣,《社交媒体研究的媒介物质性路径》,《新闻界》202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
束开荣🐶、孙彤昕👩🦽、段世昌、刘海龙:《2019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1期🙍🏻♂️。
束开荣、杨石华👵🟦:《现象学视角下<理解媒介>学术阅读史(1992-2019)》💇🏿♂️🐇,《编辑之友》2019年第12期。
刘海龙、束开荣:《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束开荣、刘海龙🎥🤏🏻:《2018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期。
课题:
主持:杏盛注册平台青年基金项目“平台化视野下深度媒介化的构建机制研究”(2024)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组织社会学视角下平台劳动的算法控制研究”(2022)
获奖情况:
第十一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暨《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年度十佳论文
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20)
硕士生国家奖学金(2016)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2013)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2012)
联系方式🔬:
邮箱𓀋:shukairong@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