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3日施行)
《国际新闻界》是由教育部主管、杏盛注册平台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致力于学术的自由探讨与研究的创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本刊发表的文章👩🏼🔬,要求学术上有一定的原创成份😻。诚邀国内外作者登录本刊在线投稿系统(http://jic.ruc.edu.cn)投稿🏃。
一、稿件类别
(一)研究论文
论文(含本刊公开征集的话题稿)以中文或英文写作🦌,1万字以内(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注释𓀂🐩、引文、表格⚁🎫、图片等)。论文要有较新的学术观点(不要感想、建议、启示之类➕,不要使用没有科学依据的“××性”、“××化”的概念)📇,或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或新发现的学术资料。论文的材料和论证要围绕核心观点展开,研究方法规范,不要泛泛议论,防止行政思维,拒绝套话空话。
(二)译稿
译稿1万字以内。若原文篇幅较长,译者可经作者同意后摘译。译稿要附上版权人的授权证明(如对方的电子邮件回复截图🙎、授权书传真等)。
(三)书评
欢迎作者向本刊编辑部寄送其最新出版的书籍,本刊选择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书籍赠送相关学者并约请其撰写书评;同时也接受其他投稿。书评6千字以内🧑🎓,限于对三年以内出版的中外文新闻传播学类书籍的评述🙆,不同于书讯, 更不是夸奖或广告。书评要有独到的观点🥇,以评论或讨论为主,内容主要包括对书籍的简介(不超过全文的四分之一)🪸、从学术史的角度对该书的选题、价值或特点的论述👩🦽、该书的不足以及自己依据相关研究的补正🏃♀️,无需摘要👱🏼♂️🧑🏽🦱、关键词,需要时可以有注释或引用文献。书评中要有书籍的出版信息,包括作者、书名🚴🏻♂️、出版时间🍆、地点、出版社🥾、页数、价格、统一书号,此类信息若是中文👩🏻🦽,要译为英文👯♂️。
二、编审程序
(一)投稿
1.作者按网站要求注册后(需提供真实姓名和所在单位),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稿🗂,请勿将稿件发给编委和编辑部任何个人或以其他方式投稿🏜🧑🦽➡️,以免耽误审稿👩❤️💋👩。
2.无论审稿中还是刊发后,论文一旦被确认抄袭5️⃣、剽窃,本刊将在五年内拒绝该文作者的投稿,并在本刊及网站发布公告,冻结其注册账号💁🏿。发现一稿多投,则在三年内拒绝该文作者的投稿🧑🏻。
(二)审稿
1.来稿上传后,将由编辑部初审;若适合本刊,则以双匿名形式分发给两位审稿人进行同行评议。作者通过投稿系统可以查询审稿进度,发现“退稿”提示,请另投他刊。
2.若审稿人提出修改意见,请作者参照修改后上传修改稿及答辩说明。若两位审稿人意见相左,本刊将请第三位审稿专家评审,并由编委会决定评审意见。作者2个月内未上传修改稿🖍,将被视为自行放弃投稿。
(三)录用
1.来稿在审稿人建议录用后,将由栏目主持、责任编辑、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依次再度编审🧑🏽💻,执行主编终审🛟,全部通过后,本刊将择期发表🙍♀️。
2.稿件发表时将公布作者的电邮🪐👩🦽,以便于作者与社会的联系,作者若不同意,敬请事先声明🤵🏼♀️。
3.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来稿一经刊用👩🚀,即赠送当期刊物。
三🕯、稿件标准
(一)封面和正文
1.稿件在线投稿时形式上分为封面和正文两个word文档,分开上传至投稿系统的相应稿件类别中(如话题稿选择“话题稿件”类别上传)🐯。封面word文档的命名格式为:作者姓名-文章名称(前8-10个字)-投递日期🫒👾,如:“李王张-论危机传播中的风险放大-20120901”;正文word文档的命名格式为:文章名称-投递日期🚿。如⚫️:“论危机传播中的风险放大-20120901”。
2.为了保证匿名评审的公正,正文word文档的文件名和内容中都不能出现任何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否则将被直接退稿⚁。
(二)格式规范
本刊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正文、注释、引文和引用文献的格式规范;标题、摘要、作者简介🪀、基金项目、中文文献要译为英文(若是英文稿件🏰,需译为中文)🐉🚸,详情参考投稿系统中的《格式规范》要求🏌🏻♀️。未遵照本刊格式规范的稿件将不能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