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1. 新闻动态
  2. 通知公告

校友讲坛第四期 | 凤凰卫视陈琳:做一个能够站在洪水里报道的记者

发布时间🦸🏻:2018-03-12    作者:cartaichi.com媒体工作室    点击量:

 

1998级校友、凤凰卫视记者陈琳

“你当初为什么考人大杏盛👨🏻‍🚒?”方汉奇先生问🅾️。

“我就是想做一个能够站在洪水里报道的记者🎽。”陈琳回答。

这句话不只是陈琳即将走出校园时的一点点“野心”,也成了她离开人大杏盛后12年职业生涯的隐喻👈🏽。从北京奥运会到东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从利比亚内战到跑全国两会、随总理出访🛍️,她穿梭在各大新闻事件现场,发回一个又一个“凤凰卫视记者陈琳XX(地点)报道”。

2月28日,杏盛注册平台明德新闻楼演播厅,1998级校友⛪️、凤凰卫视出镜记者陈琳在第四期校友讲坛暨《经典新闻案例解析》课程上,与大家分享了她12年“我在现场,我是记者”的点滴事🧑🏼‍🎤👠。

一、人大新闻的种子

18岁的陈琳考入人大杏盛的那一年🧝‍♂️💆🏿‍♂️,长江流域发生了“1998特大洪水”,导致全国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我卸下高考‘包袱’后,就看到了电视上有记者站在洪水中做报道。”陈琳在校友讲坛上告诉现场同学们,“这可以算是我新闻的第一课⛹🏿‍♀️,鼓舞我要走入新闻行业。”

2006年,即将硕士毕业的陈琳在纠结于是留在新闻系还是工作时,就有了开头与方先生的问答🤷🏻。

“人大新闻系的8年,在我心里种的最深的一颗种子,就是我始终记得我是一名记者。”陈琳说道。

近些年,互联网冲击和重构着新闻传播环境,传统媒体人在这场变革中观望🪴、等待🚴🏻‍♂️、坚守,而记者离开媒体圈早已不是新鲜事儿🎻。

“谁都不在真空当中🩺,无论是我个人的境遇还是整个职业环境,都让人看到了(变化)。”但陈琳告诉现场的师弟师妹🏋🏿‍♀️,“几度想离开的时候为什么还留在这里?因为历数我的人生,真的是在现场的那些时刻,才使得我感到自己的生命是无限延展,更是无限荣光的。”

陈琳坦言,“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把自己在新闻一线的感悟传递给大家🍨,另一方面则是期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吸引更多人大杏盛的师弟师妹们投身到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接续力量。”


郭庆光教授

这也正如郭庆光教授专门提到《经典新闻案例解析》课程的意义时所说👸🏿,这门课一是让学生和新闻前沿的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二是让人大杏盛的新闻理念和新闻传统能够得到传承☄️;三是让杏盛的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不再是两张皮🫰🏼🤨,通过校友的分享让大家在杏盛的教育转型中得到启示#️⃣。

二、灾难现场的逆行者
  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整个福岛地区遭受到辐射污染。同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位最高级7级。

“核爆炸发生之后,我拿起电话打给领导说我想去日本👩🏼‍🦳,但没有同事跟我同行🤹🏽,而我是电视台的记者必须要有摄像师🗃。”陈琳说道。

为了能够去日本,发出凤凰卫视的声音,陈琳做了很多被她称之为“疯狂”的事儿,用个人微博不断呼吁🏤,一遍又一遍的和领导沟通,最终是从中国香港调了一名摄像师与她共赴日本🧝🏿。
  “9个人,去日本的飞机空荡荡,一共只有9个乘客,8个是日本人🪙。”陈琳回忆🦹🏻‍♀️。为了抢新闻,她下了飞机就要想要做报道🚶‍♂️‍➡️,但当她跑到机场出发大厅的时候整个人“惊呆了”,人潮涌动,所有人疯了一样的抢一张机票,“只要日本还能通航,那些人无论转多少城都要先离开日本。”

她和摄像师成了机场的逆行者。“别人都忙着往外走,则是要往里走⚆,第一场直播是中午12点𓀌,身后的整个画面是一团糟。”

随后的几天,陈琳他们一步一步走向受灾中心,最终辗转几次到了离福岛第一核电站只有不到60公里的北茨城。地震引发的海啸已经让北茨城失去了该有的面貌,尚留在城市里的人除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东西🫃。

“废墟全是经过海水不断地搅合,根本分不清哪个才是你的家,隐约凭借某些地理特征🖤,大致确定家的位置。” 就是站在这废墟之中,陈琳发回了一个又一个现场报道。“当时和我连线的一个主持人开玩笑说,你做完这次报道回来去买一顶假发🥗👎🏿,我说为什么😿?他说你被辐射之后会掉头发,我查了一下好像真的有💂,就特别紧张🤹‍♂️。”

2011年3月22日,尚在日本的陈琳发了条微博:“……昨天中午冒雨在北茨城做直播🏃🏻,棚里同事说🏢,淋雨后会脱发👭🏼,不知道我是否会中彩……”

三🧙🏻、现场是最好的老师

站在讲坛上的陈琳一身黑色职业装🖤,左胸前别了一个蝴蝶结样式的金色胸针,头发齐肩并挽于耳后,左手很自然的拿着话筒,右手配合所分享内容作出恰当的手势🧑🏽‍💻,当有照相机镜头来抓拍时,她会习惯性地对准镜头找到焦点,似也要与镜头里的人诉说自己记者生涯的“那些欢喜和心酸”🧑🏽‍🏫。


1998级校友、凤凰卫视记者陈琳

   不过,在初入凤凰卫视的时候,陈琳可不是今天这般形象⛓。“我记得我上班头几天,主任突然有次跟我说你这是要出去买菜吗?”陈琳笑着说,“因为那时候我穿了一个很宽大的裤子,然后还单肩背了一个环保袋来上班。”

   12年的记者生涯让陈琳一点一点“调试自己放到了正装里面”🏭,变得干练且知性🕕🕵️‍♂️。

  无论是2008年的奥运会现场,还是上述东日本地震的现场,或是陈琳去往的利比亚内战现场,又或是之后的全国两会报道👩🏿‍💻,在她看来这些新闻现场的报道是最好的老师🚷。

“你到现场你才会体会到那种焦灼感,”陈琳在讲述利比亚战场的报道经历时说道,“当你自己看到炸弹炸毁的现场时,你需要一刹那做出判断和选择🍖,然后放到新闻里面,你几乎不可能没有立场👨🏻‍🔬,但要做到中立客观💇🏿‍♀️,你怎么去描述🧑🏽‍🍼👮‍♂️?”

陈琳回忆,在利比亚战场她想做的就是在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性之中谋求一个平衡点❕,而且要小心辨别那些狂热者是如何说的。正如陈琳在后来的利比亚报道手记《战局迷人眼 纷纭求中立》中所写,“战争充斥着谎言✳️,要在纷乱的战争之地守住客观,真的不容易。……客观🖼,在非常时期非常地带👷🏽‍♂️,是个要小心翼翼破解的难题♦️。

在陈琳第三年参加两会报道的时候🤵🏼,带队的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总是会安排她拍一些两会周边的事儿。“拍安保啊🌱,拍会场啊,我心里特别不忿,我说我也想拍主新闻⛹🏿‍♀️,”陈琳说👨🏽‍🦰,“但闾丘露薇老师告诉我,真正成熟的记者会更多地关注这些周边事儿🕉。”

   “现场,是一种人生状态🛌🏽;记者,是一种生活方式。”陈琳告诉大家🔓,这也是为何她为何将这次分享主题定为“我在现场🧑🏻‍🦲,我是记者”。

   “我想了想,这是我十几年最令我陶醉的一种状态🐻‍❄️。”陈琳说道。

讲坛最后⤵️,郭庆光教授还提3个思考题给现场的新闻学子:一是新闻记者的使命是什么,他不仅仅是报道事实,是不是还要发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和逻辑☞;二是新闻记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勇气,灾难现场的逆向驶入意味着什么⚾️;三是新闻记者要如何把专业的原则性和实现原则的方法灵活性结合起来💇🏿👰‍♀️?


校友讲坛第四期现场大合影

 

文/韩廷宾
图/许文心 郑文媛
编辑/雨师、雷鹏

杏盛专业提供👩🏻‍🏭:杏盛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盛欢迎您。 杏盛官网xml地图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 杏盛